古人咋表示时间?古代八字时辰怎么写看这里!
- 作者: 网络投稿
- 2024年12月30日 15:45:28
大家今天咱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——古代八字时辰怎么写。这事儿,还得从我前段时间迷上算命开始说起。
我对这八字命理是一窍不通,就知道个生肖属相。后来为给自己算算,我就开始琢磨这玩意儿到底咋回事。你还别说,这一研究,还真发现不少有趣的东西。
我就去翻翻那些个老黄历,想看看古人是怎么记录时间的。这一看才知道,原来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俩小时。这十二个时辰,分别用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这十二个地支来表示。每个时辰还分八刻,这刻怎么换算到现代的时间,我研究半天还是没太明白。然后又分成上四刻,下四刻,我更懵。不过我大概是搞明白古代这个时间跟现代时间的对应关系。比如子时,就是半夜23点到凌晨1点,丑时就是凌晨1点到3点,以此类推。每个时辰还有一个特殊的叫法,例如子时叫做“夜半”,还有很多“子夜、中夜”等别称。
这下我算是知道古代的时辰是怎么回事。我就想知道自己出生的具体时辰怎么写。我出生在下午,按照这个换算规则,我应该是申时,但是具体是申时的哪一刻?这个把我难倒,我就继续查资料,可是现在网上能查到的内容,也只能告诉我申时对应下午3点到5点,其他就没。
不过我没有放弃,自己动手算。我知道自己是下午4点出生的,申时总共120分钟,分成八刻,每刻是15分钟。4点是申时的第2个小时,已经走过申时的前四刻,那么就是申时下四刻的第1刻出生。那么我出生的时间就可以写成申时下四刻一刻。
这套记录时辰的方法,还真是挺复杂的。我花老半天才搞明白。这也让我对古代文化有更深的解。感觉自己又涨知识!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。如果大家对古代文化也感兴趣,可以自己去研究研究,还挺有意思的。咱们下回再聊!